12345678@mzthcn.com
18888888888
12345678@mzthcn.com
18888888888
爆炒猪肝8元、剁椒鱼头18元、清蒸白条32元、梅菜扣肉10元、鱼香肉丝8元、麻婆豆腐3元、蒜泥包菜2元……昨天,在微信里点开“花半里红餐厅”小程序,荤素搭配、物美价廉的菜品较前日又有刷新HQ环球体育,丰富的菜单让人眼前一亮。
作为崇川区首个面向小区全体居民的社区食堂,位于钟秀街道中心村社区花半里小区的邻里红餐厅,自正月初八正式开放以来,备受欢迎。虽只是小小一方空间,但价格实惠、用餐便利,有效解决了附近居民的就餐问题。
2022年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、民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《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》,提出“完整社区”试点应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,还将配建食堂、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。
“我们每年都会在小区进行民意调查,征集群众的意见想法。其中,‘食堂’这个概念提及的频次较高。”张伟介绍说,在社区,有的老人要帮子女照看孩子,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做饭;有的独居老人年事已高,自己做饭不仅麻烦也不安全;年轻人平时工作压力大、生活节奏快,往往没时间进厨房……
近年来,HQ环球体育社区持续推进邻里红管家建设,每年推出一个惠民项目。2019年打造邻里红管家阵地,2020年推进违建治理,2021年实施垃圾分类,去年,中心村社区将“社区食堂”的打造作为重点项目推进。
菜品口味如何选择、水电煤气全要接入、建设运营谁来负责……起步初期,街道、社区看一步想百步。
方便社区居民就近用餐,社区与小区物业沟通,在花半里小区邻里红管家阵地中开辟出100多平方米的空间,用于建设社区食堂——邻里红餐厅,并融合网格员、HQ环球体育物业、餐饮企业资源,将党建服务触角延伸至居民餐桌上。
“邻里红管家阵地建设初期,二楼的规划定位就是食堂,但该处作为社区配套用房,一直没有产权证,无法向煤气公司申请接通煤气。”张伟介绍,当时因煤气接入、环保要求、运营单位等诸多不便因素,一时无法推进。
关键时刻,社区党委协调整合了相关职能部门、物业公司HQ环球体育、第三方机构和人大代表等资源力量,解决了管道燃气接入,食堂经营许可证办理,水、电线路改造等问题。“煤气公司在现场勘察时发现,因位置特殊,还需五六万元的接入费。”花半里坤园物业经理谢军介绍,社区食堂前期的基础设施投入,均由物业支持,将水电气一次性改造到位。
基础打好,谁来运营?经过多方论证,大家认为,社区食堂由有资质的餐饮服务企业负责运营管理,才能保证平稳有序地运行。
通过征集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意见建议,社区对第三方进行了严格筛选和比较,选取有资质、有经验、符合便民惠民理念的企业,确保居民实实在在享实惠。同时,还建立了由职能部门、社区、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参加的定期评价机制,对运营企业的食材质量、价格标准、服务标准等重点环节进行检查督促。
“社区、物业、第三方,共同搭起了‘社区食堂’的基本框架。我们还在社区微网格群里征询居民意见,在重大环节节点召开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,多方讨论凝聚共识。”张伟说。
据悉,HQ环球体育邻里红餐厅已于去年年底试运营,今年正月初八正式运营,周一至周六10:00~13:30及17:00~18:30开放营业。作为开放式厨房,社区食堂还配有线上点餐功能。同时,线上点击还可实时观看操作过程。
菜品不必过于考究,新鲜安全即可;装修不必豪华,简约温馨即可;服务不必繁琐,亲切舒适即可……社区食堂运营自有一本节约“宝典”。
“食堂以家常菜为主,每天有十几道菜,大荤、小荤、素菜的价格都很实惠,时蔬价格在2元至3元,荤菜大多5元至35元不等。两荤两素的套餐一份只要15元,划算得很。”家住花半里小区一号楼的沈淑萍连声称赞。顾及年轻人的喜好和口味,食堂还有酸菜鱼、酸汤肥牛等特色菜。
据初步统计,目前社区食堂日均就餐人数约200余人,其中,以帮子女照看孩子的老人和年轻的上班族居多。“中午小孩不在家,老人就省得再开火忙活;小年轻工作比较累也怕买菜做饭,就直接提前下单,下班正好带回去。”
邻里红餐厅每天都会有部分菜品更新,还会在新建的餐厅微信群里分享小程序和菜品照片,居民既可预定,也可提诉求。
餐厅运营负责人颜向东介绍,食堂菜品的价格普遍比外面便宜30%。“食堂建在社区配套用房里,我们可以免去房租这部分开销,公司统一采购的进价也较低,小锅制作也能避免浪费,再加上一些采买小技巧,成本的压缩让我们有条件让利于居民。”
针对居民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,颜向东表示,食堂全部从正规渠道采购,蔬菜、水产从农批市场进货,冻品均有第三方检测报告。“我们与街道市场监管局也会定期联系沟通,做好对餐厅的食品监管工作餐厅桌椅新闻。”张伟说。
与社会化餐饮相比,社区食堂公益属性较强。立足公益和服务,社区食堂不仅为80岁以上老人、残疾人、烈军属特殊群体提供优享服务,还面向小区居民设立了公益岗位。季桂红既是盛和花半里小区的居民,也是餐厅的服务人员。“我的工作其实是双向的,既是作为工作人员做好辅助,同时也能帮助群众做好监督,实时反馈大众诉求。”
“社区食堂在做出经济效益的基础上,更要做出社会效益。”张伟介绍,同样是替代日常做饭需求,社区食堂比外卖又多了一定的社交功能。“社区食堂建设的初衷,就是想打破商品房小区‘生人社会’的隔阂,拓展人际社交,打造和谐邻里。”
社区食堂获得了部分居民青睐,但运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。“针对老人上下楼不方便,我们也在考虑是否可以通过安装传送带,实现向下传菜,或者进一步拓展楼下空间。”张伟说,“在送餐方面,我们准备与社团组织合作,扩大服务团队。”
“以目前的运营情况估算,可能要5年才能回本。”颜向东介绍,社区食堂作为一项新鲜事物,有个发展的过程,现阶段知道的人较少,知道的人又大多印象不深。“最关键的就是理念的转变。同样都是家常菜,食堂价格甚至较自己做菜更加便宜,我们要引导大家逐渐习惯‘直接取餐’的便捷性,这样才能打开市场入口,突破瓶颈。”
颜向东表示,目前食堂将采取“文火慢炖”的方式,潜移默化扩大受众群体,并逐步摸索小区的消费取向和水平,实现细水长流的长期稳定运营。
申明:如本站文章或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您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!